用能力超越性格偏好

资源魔 45 0
  

先简单定义:能力,决定了能否做好一件事情;性格,是喜不喜欢做这件事情(或者说是人的个性、偏好、风格、脾气)。

杂文随笔

1)都说性格不分好坏,能力有高下之分。道理没错,但如果能力打平的话呢?真PK到这份上,性格还是可以作为第二要素来区分人的,就算不分好坏,还是可以有“适不适合”之说。所以能力一样的情况下,外向者确实比内向者更适合做与人互动类的工作。在其他条件都对等的情况下,请尊重他人的性格(何必硬要拧巴别人)、也遵从自己的性格(何必让自己太拧巴)。很现实,但也合情合理。

2)有时性格容易被忽略,有时则被放大了作为某种托词。比如:能力出众才杂文随笔 华盖世的人,再糟的性格也能被世人容忍,甚至在江湖传闻中平添几分独特的个人魅力。而某人能力不足时,那些不想做坏人的周围人会拿性格来避重就轻,说“某某只是性格比较执拗……”;而自己也可能不敢直面问题而拿性格当托词,说“我就是改不了这性格,我就是忍不住会直接责骂下属(或,我就是不喜欢和那些人打交道)……”

3)都说性格难以改变,能力则可以提升。我同意一半,还是得辩证来看。

* 和能力或其他某些东西相比,性格/偏好确实难以改,但改多少程度算改变?用多少时间来改变?咱把“改变”换成“调整”一词行不行?时常有人说“我的性格改不了,杂文随笔 我就这脾气”,而其实,在真正下定决心、并且做出足够的尝试和持续的努力之前,说这句话的人很可能只是为自己不愿改变或行动力不足找借口。

* 性格本来就在变化中,而且往往随着能力的变化而变化。比如:本来对乐器演奏没兴趣,但经过一段时间(无奈和艰辛的)训练之后,变得很擅长某个乐器,然后培养出了这个爱好,这样的例子并不少。

* 那么,更本质的是要自己想清楚:为啥要改变或调整自己的性格?一定是某些性格特点真的影响了你能力的发挥、或是伤害了你和世界/他人的关系,比如:本来10成的才华,就因为性格的局限白白折损3成发挥不出来;再如:本来可以交10个朋友的,就因为性格偏执得罪了其中3个。所以,能力不足的情况下,就别那么追求个性飞扬了。能力足了,自然好办,别人自会来凑你的性格脾气的。当然,如果能力足的情况下还具备宜人的性格,怨不得人见人爱啊。

最终,也最关键的还是:能力是超越性格的(是一种overriding的关系)。能力足够的话,只要稍微使力就能把(哪怕自己不喜欢的)事做好,消耗不了太多能量也没太多痛苦纠结,周围世界也更包容你的个性脾气。所以,先努力练能力,能力不够性格补。

标签: 完美伴侣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